首页
>
健康教育
>
健康教育
胃癌相关知识
时间:2019-04-17 作者: 阅读:10293次
打印本页
一、什么是胃癌?
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组织学上以腺癌最为多见,也包括腺鳞癌、鳞癌和未分化癌等少见的组织类型,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二、胃癌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是什么?
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步骤、多因素进行性发展的过程。目前较明确的危险因素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癌家族史、癌前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溃疡、残胃炎)和癌前病变(肠型化生、异型增生)、高盐摄入、吸烟及大量饮酒。环境、饮食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遗传因素相互作用,导致胃黏膜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之间的动态平衡被打破,则可能进展为胃癌。
三、胃癌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1.
早期胃癌
多数无明显症状。本病常见的初发症状多为暖气、反酸、食欲减退等类似于慢性胃炎的症状。
2.
进展期胃癌
上腹痛为最早出现的症状,服用制酸剂不能缓解。本病常伴有食欲缺乏、厌食和体重下降。此外患者常有上腹不适、进食后饱胀、食欲下降、乏力、消瘦、恶心、呕吐等症状。癌肿扩散转移后可出现肝大、黄疸、腹水等相应转移症状,可在上腹部扪及肿块,有压痛。胃癌晚期可有发生转移或并发症表现,常见的并发症为出血、贲门或幽门梗阻及穿孔。
四、胃癌的辅助检查有哪些?
1.
胃镜检查
结合黏膜活检是目前最直接、准确、可靠的诊断方法。
2.
超声内镜检查
对胃壁各层肿瘤浸润状况、邻近器官及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有独到之处,为早期胃癌的确诊、治疗前的TNM分期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提供依据。
3.
上消化道造影
优势在于安全、无创、可较准确定位,了解全胃概况、动力情况及与周围组织关系等。
4.
组织病理学诊断
是胃癌的确诊依据。根据腺体的形成及黏液分泌能力分为管状腺癌、黏液腺癌、髓样癌、弥漫型癌;根据癌细胞分化程度分为高分化癌、中分化癌、低分化癌。
5
.CT和MRI检查
可应用于胃癌患者的术前分期,用来判断胃癌的范围、浸润深度、与周围脏器的关系、淋巴结转移、腹水等。
6
.PET-CT
可提高对病灶的精确定位。
7
.化验检查
半数患者表现为缺铁性贫血;部分病例表现为粪便隐血试验持续阳性,采用连续多次粪便检查可提高检出率。近年来,有学者推荐血清胃蛋白酶(PG)与幽门螺杆菌联合检测作为胃癌筛查的初筛方法,确定高危人群,然后进一步做内镜检查,结果显示早期胃癌诊断率达78%。
8
.分子光谱技术
五、早期胃癌有哪些高危人群?
1
.
有明显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肠上皮化生、胃溃疡、胃腺瘤病史者,或因各种原因,做胃次全切除术5年以上者。
2
.
有慢性胃炎病史,近期症状加重,经治疗不缓解者。
3
.
无慢性胃炎病史,近期有上腹部饱胀、不适、暖气,或出血、黑便史者。
4
.
原因不明的消瘦、贫血、乏力、食欲缺乏,而又排除肝炎等疾病者。
5.
直系亲属中有明确的胃癌病史。
六、胃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手术治疗是胃癌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但对于仅侵犯黏膜层和部分侵犯黏膜下层的早期胃癌,多采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其他治疗方法如靶向治疗、化疗、放疗、中药治疗等,对中晚期胃癌有一定的疗效。治疗方案的选择有以下几种。
Ⅰ期胃癌可视为早期,以根治手术切除,一般不主张辅助治疗。
Ⅱ期胃癌可视为早中期,以根治手术切除为主,术后常规辅以化疗、免疫治疗。
Ⅲ期胃癌已属进展期,手术以扩大根治性切除为主,术后更应强调放化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性疗法。
Ⅳ期胃癌属晚期,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如化疗、放疗等。
七、胃癌患者如何护理?
1
.心理护理
关心患者,了解患者的紧张、恐惧情绪,告知有关疾病和手术的知识,消除患者的顾虑和消极心理,增强其对治疗的信心,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
.疼痛的护理
给予关心疏导,并提供一个舒适、安静、利于休息的环境。认真听取患者主诉,准确评估患者疼痛的性状和部位,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目前治疗癌性疼痛的主要药物有非麻醉镇痛药、弱麻醉镇痛药和强麻醉镇痛药。给药时应遵循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三阶梯疗法,用药后观察疗效。同时需要鼓励患者采用转移注意力,放松疗法等非药物方法止痛。
3
.饮食和营养
让患者了解充足的营养对机体恢复的重要性,鼓励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无刺激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对于不能进食或禁食的患者,应静脉补足热量,必要时可实施全胃肠外营养(TPN)。定期进行营养状况监测。
4
.并发症的护理
并发出血的患者应观察呕血、便血情况,定时监测生命体征、有无口渴及尿少等循环血量不足的表现,及时补充血容量;急性穿孔患者要严密观察腹膜刺激征、肠鸣音变化等,禁食及胃肠减压、补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必要时做好急诊手术的准备。
八、
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胃癌患者应避免紧张、劳累,合理安排日常生活、休息与活动,学会打太极拳、练静气功、散步、打门球等,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2.术前要注意休息,防风寒,避免受凉而影响手术。
3.生命体征平稳者取半卧位,鼓励病人早期活动,除体质虚弱者,术后第1日可坐起做轻微活动,第2日在他人协助下离床站立或床边活动,第3日可在室内活动,以增加肠蠕动。促进血液循环,增进机代谢,减少并发症。
(
二)饮食调理
1.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忌长期食腌制、熏、烤食品。
2.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术中放置空肠喂养管的病人,应遵医嘱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支持,营养液温度接近体温为宜。
3.肠蠕动恢复后可拔除胃管,当日可少量饮水,第2日进半量流质饮食,每次50-80ml;第3日进全量流质,每次100-150ml,以蛋汤、菜汤、藕粉为宜;第4日可进半流质饮食,如稀饭;第10-14日可进软食。
4.少食产气食物,忌生、冷、硬、刺激性食物,注意少食多餐,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5.对早期倾倒综合征者:主要指导病人通过饮食加以调整,包括少食多餐,避免过甜、过咸、过浓的流质;宜进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饮食;餐食限制饮水喝汤;进餐后平卧10-20分钟。
6.对晚期倾倒综合征:出现症状时稍进饮食,尤其是糖类即可缓解。饮食中减少碳水化合物含量,增加蛋白质比例,少量多餐。
(
三)情志调理
1.缓解病人的焦虑和恐惧,主动与病人交谈,鼓励病人表达自身感受和学会自我放松的方法;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以增强病人对手术治疗的信心。
2.鼓励家属和朋友给予病人关心和支持,使其积极配合的治疗和护理。 3.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制激。
(
四)出院指导
1.定期门诊复查,若出现腹部不适,应及时就诊,定期化疗。
2.生话要有规律,按时进餐,勿暴饮、暴食,1年内少食多餐。选择易消化、无刺激、少渣饮食,以后逐渐过度到普食。 3.三个月内避免疲劳。
4.保持精神舒畅,避免精神刺激。
5.适当进行体育锻炼,逐渐增加活动量,以利机体恢复。
上一篇:
控烟健康教育:吸烟(包括吸二手烟)的危害
下一篇:
支气管哮喘
Copyright © hsqyy.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1005833号-1
皖公网安备34100302000219号
互联网违法违规信息举报电话 黄山市黄山人民医院 0559-8532731 黄山区网信办 0559-8500135
黄山太平网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