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教育
>
健康教育
病毒性肝炎
时间:2019-07-29 作者:健康促进科 阅读:22059次
打印本页
一、肝炎是什么
肝炎是肝脏炎症的统称。通常是指由多种致病因素如病毒、细菌、寄生虫、化学毒物、药物、酒精、自身免疫因素等使肝脏细胞受到破坏,肝脏的功能受到损害,引起身体一系列不适症状,以及肝功能指标的异常改变。由于引发肝炎的病因不同,虽然有类似的临床表现,但是在病原学、血清学、损伤机制、临床经过及预后、肝外损害、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往往有明显的不同。需要注意的是,通常我们生活中所说的肝炎,多数指的是由甲型、乙型、丙型等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肝炎的早期症状及表现,如:食欲减退,消化功能差,进食后腹胀,没有饥饿感,厌吃油腻食物等。
二、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和预防
乙肝和丙肝主要经血液、母婴和性传播。例如,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及血液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如注射毒品等)、侵入性医疗或美容器具(如纹身、穿耳孔等),共用剃须刀和牙刷;与感染者进行无保护性行为;携带病毒的孕产妇可将病毒传染给新生儿。丁肝的传播途径与乙肝相似,与乙肝病毒同时或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基础上才能感染。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安全、有效的措施。我国实施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全程免疫需按“0,1,6月”免疫程序接种3针,其中第1针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除新生儿外,成年高风险人群如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及血液制品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经常接受输血及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职业易发生外伤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的家庭成员、男性同性性行为者、有多个性伴者或注射吸毒者等也应该接种乙肝疫苗。乙肝母婴阻断措施可有效预防乙肝母婴传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孕产妇在妊娠或分娩的过程中,有可能将乙肝病毒传染给胎儿或新生儿。感染时年龄越小,转化为慢性病毒性肝炎的风险越高,因此开展乙肝母婴阻断的意义重大。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应确保住院分娩,尽量减少新生儿暴露于母血的机会。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所生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 小时内尽早接种首针乙肝疫苗,同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并按照乙肝疫苗免疫程序完成后续剂次接种。高乙肝病毒载量孕妇,可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接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切断传播途径,可有效预防丙肝。目前尚无丙肝疫苗,但采取有效措施切断传播途径,丙肝是可以预防的。感染丙肝病毒的妇女如有生育意愿,最好在丙肝治愈后怀孕。日常工作、生活接触不传播乙肝和丙肝。乙肝和丙肝病毒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因此,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接触,如握手、拥抱、在同一办公室工作、共用办公用品、住同一宿舍、在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感染乙肝或丙肝病毒。研究未发现乙肝和丙肝病毒经吸血昆虫(蚊和臭虫等)传播。
甲肝和戊肝主要经粪-口途径由消化道传播。1.食用被含有甲肝病毒或戊肝病毒的粪便污染的食物或水,可感染甲肝或戊肝,可引起暴发流行。2.海产品如贝类、虾、蟹类等受到甲肝或戊肝病毒污染后也可造成感染。3.通过被污染的手或用具,或通过苍蝇、蟑螂等媒介也可造成甲肝或戊肝病毒传播。
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甲肝和戊肝。甲肝疫苗已纳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对18月龄儿给予免费接种。常用甲肝疫苗有甲肝减毒活疫苗和甲肝灭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只需接种1剂次,甲肝灭活疫苗接种2剂次,两剂间隔≥6个月。食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集体生活人员等重点人群也应接种甲肝疫苗。我国已有戊肝疫苗,接种戊肝疫苗可有效预防戊肝,可自费自愿接种。我国戍肝疫苗为基因重组疫苗,适用于16岁以上人群,可按“0,1,6月”免疫程序接种。
三、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感染了乙肝病毒?
可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乙肝血清学检测,辅助判断感染状态及免疫保护状态。检测指标通常为乙肝“两对半”即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乙肝病毒表面抗体、乙肝病毒E抗原、乙肝病毒E抗体、乙肝病毒核心抗体。如果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表明感染了乙肝,需要到传染病(肝炎)门诊进一步诊断和治疗;如果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阴性、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性,表明具有保护性抗体,不会感染乙肝病毒;如果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均阴性,表明未感染乙肝病毒、也无保护抗体(易感者),建议接种乙肝疫苗。
四、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病毒性肝炎患者应遵从医嘱,进行规范化治疗,切忌自行停药或轻信虚假广告。甲肝和戊肝绝大多数是急性病毒性肝炎,经及时规范治疗,多数患者半年内可完全康复。少数重症患者有肝衰竭危险,应予以重视。乙肝和丙肝病程复杂,易迁延为慢性,并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危害较太。目前尚无有效药物可完全清除乙肝病毒,但经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可最大限度抑制病毒复制,延缓和减轻肝脏损害,阻止肝硬化、肝癌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患者应树立信心、保持耐心,遵从医嘱、积极配合治疗,并坚持定期检查,以确保治疗效果。相反,任意选药、随意换药、自行停药,以及不按时复诊检查,均可能会引起病毒耐药、病情反弹或复发。丙肝也容易转为慢性,经过规范全疗程的抗病毒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治愈。所有病毒性肝炎患者应避免酗酒、吸烟、不合理用药等加重肝脏损害的行为。
五、《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为每年的7月28日,第一届世界肝炎认知日宣传活动于2004年10月1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其主题是“与你同行(You Have Company)”,主要目的是向公众、医务界、政府人员宣传有关丙型肝炎的预防、筛查和治疗知识。7月28日是已故诺贝尔奖得主巴鲁克.布隆伯格的诞辰日,为纪念这位乙肝病毒发现者,世界卫生组织2010年5月决定,从2011年开始将每年的世界肝炎日从5月19日变更为7月28日。今年2019年的宣传主题是:“积极预防,主动检测,规范治疗,全面遏制肝炎危害”。旨在号召大家积极主动接种疫苗,主动体检了解自身健康状况,感染者接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全面遏制病毒性肝炎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上一篇:
全国爱眼日
下一篇:
“预防出生缺陷”健康课堂
Copyright © hsqyy.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1005833号-1
皖公网安备34100302000219号
互联网违法违规信息举报电话 黄山市黄山人民医院 0559-8532731 黄山区网信办 0559-8500135
黄山太平网
技术支持